您的位置 首页 顾子明说

政事堂顾子明:阿里巴巴暴涨,AI时代的资本市场怎么玩?

阿里巴巴近期股价的暴涨(9 月 24 日港股单日涨幅超 9%,市值突破 3.32 万亿港元),本质上是资本市场…

阿里巴巴近期股价的暴涨(9 月 24 日港股单日涨幅超 9%,市值突破 3.32 万亿港元),本质上是资本市场对其 AI 战略落地的强烈认可。阿里云 AI 相关收入连续 8 个季度三位数增长,Q2 收入同比增长 26%,占外部商业化收入比例超 20%,叠加通义千问用户访问量激增 76850%,形成了「技术突破 – 商业化落地 – 资本追逐」的正向循环。这一现象折射出 AI 时代资本市场的核心逻辑:算力基建、应用场景、政策红利构成的「黄金三角」正在重塑投资图谱。

一、算力基建:AI 时代的「石油炼化厂」

算力是 AI 发展的底层支撑,其重要性堪比工业革命中的煤炭。全球云厂商正以「不计成本」的姿态加码算力投入,Meta 的投资现金流占比从 2023 年的 25%-30% 跃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92.7%,英伟达与 OpenAI 合作建设 10 吉瓦级 AI 数据中心。这种趋势下,算力产业链呈现三个爆发点:

  1. 半导体自主化突破
    :中国半导体自主率已提升至 18%-26%,阿里平头哥的 AI 芯片 PPU 在部分参数上接近国际头部产品,中芯国际、海光信息等企业股价屡创新高。国产替代逻辑下,半导体设备(北方华创)、材料(沪硅产业)、设计(寒武纪)将持续受益。
  2. 光模块与服务器
    :AI 训练对高速光模块需求激增,中际旭创、新易盛等头部企业占据全球 70% 以上市场份额。服务器领域,浪潮信息、中科曙光深度绑定阿里云、华为云等客户,订单可见性持续提升。
  3. 边缘计算与液冷技术
    :随着 AI 应用向终端渗透,边缘计算节点需求爆发,中兴通讯、烽火通信加速布局。液冷技术因能降低数据中心 PUE 至 1.1 以下,英维克、高澜股份等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200%。

二、应用场景:从「PPT 演示」到「真金白银」

AI 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转向规模化落地,以下三大领域已显现商业价值:

  1. 垂直行业 Agent
    :相比传统 SaaS,Agent 能自主规划执行任务,用户更愿为结果付费。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指出,法律、医疗、教育等垂类 Agent 存在结构性机会,例如 AI 合同审查系统可将律师效率提升 80%。
  2. 智能硬件与机器人
    :AI 与硬件结合催生新物种,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认为,智能服务机器人、AI 眼镜等设备接入大模型后,能形成「硬件 – 数据 – 服务」闭环。工业机器人领域,中国市场占全球 51%,埃斯顿、汇川技术在焊接、搬运等场景渗透率快速提升。
  3. 内容生成与消费
    :AI 视频生成(如 OpenAI 的 Sora)、音乐创作工具用户数同比增长 185%,芒果超媒、华策影视等企业通过 AI 辅助剧本创作降低成本。电商领域,阿里淘宝闪购通过 AI 推荐系统使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 10%,APP 月活用户增长 25%。

三、政策红利:「人工智能 +」行动的「施工图」

中国政府近期发布的《关于深入实施「人工智能 +」行动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到 2027 年实现 AI 与 6 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,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。这一政策框架下,三大投资方向值得关注:

  1. AI 科研范式革新
    :国家支持建设科学大模型平台,寒武纪、商汤科技等企业承接多项国家级 AI 算力基础设施项目。AI 驱动的药物研发(如百度文心一格辅助化合物筛选)、新材料发现(华为昇腾模拟催化剂结构)等领域获专项基金扶持。
  2. 智慧城市与公共服务
    :AI 在政务审批、交通管理、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加速落地,太极股份、科大讯飞中标多个省级智慧城市项目。智能网联汽车领域,百度 Apollo、高德地图深度参与「车路云一体化」试点,预计 2026 年市场规模突破千亿。
  3. 数据要素市场化
    :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,其确权、交易、安全体系建设提速。上海数据交易所、深圳数据交易所已挂牌数据产品超 500 个,易华录、深桑达 A 等企业提供数据湖、数据安全服务。

四、风险规避:警惕「技术泡沫」与「伦理陷阱」

  1. 算力过剩隐忧
    :贝恩咨询警告,到 2030 年 AI 行业可能出现 8000 亿美元收入缺口,过度投资算力可能导致产能过剩。投资者需警惕中小算力企业的估值泡沫,优先选择与头部云厂商绑定的核心供应商。
  2. 算法黑箱与数据隐私
    :复杂 AI 模型缺乏可解释性,可能引发金融风控误判、司法审判不公等问题。奇安信、启明星辰等企业提供 AI 模型审计、数据脱敏服务,市场需求同比增长 150%。
  3.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风险
    :美国对华 AI 芯片出口限制趋严,国内企业需加快自主替代。投资者应关注华为昇腾、阿里平头哥等国产芯片的量产进度,以及中芯国际 14nm 工艺良率提升情况。

五、投资策略:构建「三层立体」组合

  1. 底层算力层
    :配置半导体设备(北方华创)、光模块(中际旭创)、服务器(浪潮信息),占比 40%。
  2. 中间平台层
    :布局大模型厂商(阿里云、华为云)、AI 开发工具(金山办公、用友网络),占比 30%。
  3. 上层应用层
    :聚焦智能硬件(石头科技)、垂类 Agent(科沃斯、医联),占比 30%。

操作建议:采用「核心 + 卫星」策略,以指数基金(如人工智能 ETF 515070)构建底仓,捕捉行业 β 收益;以主动管理型基金(如华夏科创人工智能 ETF 589010)精选细分龙头,获取 α 收益。同时,定期跟踪 AI 算力成本(如英伟达 H200 芯片价格)、应用付费率(如 MidJourney 订阅用户数)等关键指标,动态调整持仓。

结语

AI 时代的资本市场已进入「算力决定速度、场景决定深度、政策决定广度」的新阶段。阿里巴巴的暴涨只是序幕,真正的投资机会蕴含在半导体自主化、垂直行业智能化、公共服务数字化的浪潮中。投资者需跳出短期股价波动,以「技术渗透率、商业闭环能力、政策敏感度」为标尺,在算力基建、应用场景、政策红利的交汇点捕捉下一个「十年十倍」标的。正如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胡斌所言:「AI 正在重写商业规则,能率先打通技术与场景的企业,将成为新商业文明的定义者。」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明公读书会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uziming.cyou/673.html

作者: 政事堂2019

明公读书会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